廣東芒果產區主要存在三種蒂腐??;黑色蒂腐?。ㄓ址Q焦腐?。?、褐色蒂腐病和小穴殼蒂腐病。芒果蒂腐病是僅次于炭疽病的重要病害,它使芒果果實貯運期間嚴重腐爛。該病在廣東省芒果主產區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,貯運期病果率達10~40%。據調查,廣東芒果產區主要存在三種蒂腐??;黑色蒂腐?。ㄓ址Q焦腐?。?、褐色蒂腐病和小穴殼蒂腐病。本文僅討論前面兩種,至于小穴殼蒂腐病則另文討論。
癥狀
黑色蒂腐病
主要為害果實,貯運期發病。發病初期蒂部暗褐色,無光澤,病健部交界明顯;后病部變為深褐色或黑褐色,病害擴展極快,常溫條件下,3~5天全果變黑,病部表皮逐漸見集生黑色小粒,孢子角褐色,有光澤。剖開病果,果肉液化,有甜味。
褐色蒂腐病
主要為害果實,貯運期發病。發病初期果蒂出現暗黃褐色,擴展速度較慢,至果實一半腐爛時,病部轉為深褐色,果實腐爛液化、流汁、有酸味。直到全果腐爛后,果皮長出大量初為白色、后轉淡黃色、最后轉為黑色的小粒,此為病菌的分孢器,潮濕時黑色小粒上可見白色的菌絲體。
病原
芒果黑色蒂腐病的病原菌為球二孢菌,屬于半知菌亞門。未成熟分生孢子無色、單胞、壁厚、橢圓形;成熟的分生孢子為欖褐色,雙胞,表面具縱紋。芒果褐色蒂腐病的病原為芒果擬莖點霉,屬半知菌亞門,A型分生孢子多數橢圓形,透明,單胞;在培養基上有時出現鉤絲狀的B型分生孢子。
發病規律
蒂腐病菌的侵入途徑是從花期侵入,在幼果內潛伏,在果實后熟階段表現癥狀。此外,病菌可以從采果時的傷口及剪口侵入,而且這是病原菌更重要的侵入途徑。果園發生蒂腐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是分生孢子通過雨水和氣流傳播。而在果實采后的運輸期,則主要是靠病果與健果相互接觸、由菌絲體傳播。紫花芒、桂香芒、串芒、粵西一號、秋芒等品種較感病。
防治方法
芒果蒂腐病防治方法,建議使用“中澤農科-金百克藥肥”,以200-300倍液進行全園噴施,殺滅病菌,營養樹體。用藥后三日內,可見病菌擴展得到抑制。5~7日后進行二次用藥,連續給藥2~3次,病害將會徹底鏟除。